1月12日,中尼跨境陆地光缆开通仪式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尼泊尔电信总部举行。尼泊尔信息与通信部部长莫汉和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等各界人士100余人出席了开通仪式。为了这一天,中尼双方人员艰难筹备了4年多。多年来,尼泊尔的互联网连接服务一直被印度垄断。“中国终结了印度在尼泊尔的互联网垄断地位”,《印度教徒报》12日报道称,这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推进互联网服务计划的一部分。

一波三折

2017年10月的一天凌晨4时,《环球时报》记者摸黑从加德满都出发,赴尼泊尔与中国西藏边境的吉隆口岸,原本打算当天来回,结果130多公里的路直到下午3点半才抵达。这段路程的2/3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很多路段泥泞不堪,还有多处塌方,中尼光缆就从这里穿过。在这样的地区修建光缆,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双方协议,中尼各自修建本国的光缆,最初设想是在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各建一条,樟木为主,吉隆为辅,形成备份双通道,防止经常发生的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光缆造成影响。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南亚区域首席代表王永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2013年,中国电信与尼泊尔电信等三家电信运营商签署建设协议。2014年4月,中国电信在樟木口岸中国一侧率先开工修建光缆,尼泊尔一侧同时开工。同年9月,中方工程完工。但一个月后,日喀则发生雪灾,部分光缆损毁。直到2015年4月,在天气允许情况下才得以修复,此时尼泊尔方面已建设完成。

然而,就在两国准备开通网络之际,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两国已经完工等待测试的跨境光缆严重损毁,樟木和吉隆口岸双双关闭,直到当年10月吉隆口岸才开放,樟木口岸暂时放弃至今。

2016年8月,中国和尼泊尔两侧电缆均完成修复。好事多磨,就在此时,中国日喀则地区和尼泊尔同时遭遇暴雨,两侧都接连发生山体坍塌和大面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即将开通的光缆再次受损。这一修复又用了一年。2017年9月,中国电信与尼泊尔电信完成了通过吉隆口岸的中尼光缆系统测试,各项指标正常,项目进入验收阶段。

王永林表示,在中尼光缆项目中,中国电信在平均海拔4000米高原的山地上共新建光缆820千米,施工过程中克服了每年6个月大雪封山无法施工、雨季经常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施工条件极其恶劣等种种困难。从正式开工算起,历时三年半,最终得以建成开通。

更便宜、更快的网络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口约2800万人。有关统计显示,2016年尼泊尔互联网用户约为496万,互联网渗透率约为17%。据美国网速测试网站“Ookla”公布的“全球网速测试指数”,尼泊尔在12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89位,每秒下载速度为15.02M,全球平均速度为40.71M。

在中尼光缆开通前,尼泊尔互联网主要通过锡陀塔那迦、比尔根杰、比拉德讷格尔等南部城镇与印度相连,获得入网服务。尼泊尔网络运维中心主任卡扎表示,来自印度的互联网信号不稳定,价格还非常高。“随着中国企业进入尼泊尔市场,尼泊尔可以从中国购买国际互联网服务,形成竞争环境。”加德满都一家NCELL店店主塔姆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王永林表示,测试结果表明,从加德满都经中国内地到中国香港的时延,仅为73毫秒,比经过印度绕经新加坡到达香港的路由,缩短了50毫秒以上。

未来,随着中尼光缆投入运营,尼泊尔运营商将有机会显著降低国际互联网宽带的采购成本,使终端客户得到实惠。尼泊尔电信总经理卡米妮表示,这个世界一天也离不了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接入中国互联网将催生尼泊尔互联网经济大爆发,形成尼泊尔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印度媒体长期关注着中尼互联网光缆建设的进展。印度《国际财经时报》用“宽带外交”形容此事,认为此举将促进尼泊尔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其更具“独立性”。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称,中国互联网的开通为满足尼泊尔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了替代来源,提高了尼泊尔国内电信运营商竞争力。尼泊尔《共和报》称,即便来自印度的互联网中断,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同样能让尼泊尔用上不间断的网络服务。尼泊尔电信公司国际业务处副总经理绍布汗表示,更重要的是,中国方向互联网的接入有助于把尼泊尔从地理上的网络劣势转变为优势,成为亚太与南亚方向通信大通道的枢纽国家。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尼光缆的开通,在缩短两国网络时延的同时,将进一步拉近中尼两国人民的距离,极大地促进两国经贸的发展,也为中尼两国间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成功的样本。

环球时报赴尼泊尔特派记者 苑基荣

声明:本文来自环球时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