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是人才价值的一般概念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延伸和运用,即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产生满足他人、社会和自身需要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基于此概念,本研究认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应该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实现、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评估、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发展4个部分。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多方支持和共同努力,其中高校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我国对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大,高校应该抓住机遇,因势而动,加强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主动承担起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的重任。
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空间,各国围绕网络安全的斗争日趋激烈,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的战略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加快培育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已被世界各主要国家纳入其核心国家战略。在我国,200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信息安全专业;2007年成立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2016年6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在加快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网络安全教材建设,强化网络安全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加强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加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与技能培养,完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配套措施[1]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可以说,这一系列举措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关键是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使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得以最大的实现。目前,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及其体系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何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2]。也就是说,价值反映的是“主体—客体”的辩证关系,只有当事物的属性和功能与人的需要发生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时,才能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同理,人才的价值是指人才通过社会实践以自身的属性来满足他人、社会和自身的需求[3]。其中,价值主体是“他人、社会和自身的需要”,而价值客体是“人才自身及属性”,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基于此,我们认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应该是人才价值的一般概念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延伸和运用,即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产生满足他人、社会和自身需要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根据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概念,我们认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应该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实现、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评估、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发展4个部分。
1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培养
人的价值实现是一种在实践过程中,由内在属性转化为外在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若人本身没有潜在价值是不可能创造出价值的。因此,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培养具有潜在价值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那么,具备哪些属性特质的人能够被认为是具有潜在价值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呢,首先,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需要掌握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国际、国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发展动态和最新的产业成果,同时,需要熟悉与信息安全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其次,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够胜任安全领域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第三,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过硬的政治素养,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获得,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实现
人才价值的实现主要包含2个维度,即从外界定义人才价值如何实现,以及从人才自身定义如何最大化地释放价值。也就是说,单从个体来看,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与个人努力有很大关系;但从社会整体来看人才问题就不能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才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当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还表现在其关键性和稀缺性上,网络安全涉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系统、公共安全等方方面面,网络安全的可靠运行已成为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可靠保障。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实际需求量相比,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据统计,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缺口达70万,到2020年将急剧增加到140万[4]。巨大的差距更需要全社会来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实现问题,包括如何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实现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使更多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能够干成事业、干好事业、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3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评估
人才价值的评估是基于不同类型、层次、能力的人才在价值创造中存在个体差异性的事实。对人才进行价值评估是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具体表现。人才价值评估的核心是制定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评估渠道、评估机制等。网络空间安全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系统发展和演进的科学技术领域,至今,网络空间安全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控制、物理、管理、法学等诸多学科和行业的进步,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评估应更加重视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2个方面。应该注意的是,在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进行价值评估之前,一定要先对人才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要选取不同的评估要素,设计不同的评估模型,避免“一刀切”的错误模式。也要明白,由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和历史局限性,任何评估模式都是相对的,应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其尽可能趋向于合理。
4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的发展
人才价值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范畴,今日的人才并不一定就是明日的人才,人才不“保鲜”价值就会流失。因此,要用与时俱进地眼光看待人才价值的发展问题。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在20世纪40年代主要关注密码系统的分析、评价和设计;到20世纪70年代转变为确保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的可控性和可用性;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学科开始聚焦网络及信息系统的数据保护;进入21世纪,随着各项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网络安全学科开始从整体角度考虑体系性的安全保障,从风险承担的被动模式走向主动深度防御模式。可以说,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调整其定位,丰富其内涵。网络空间安全的学科性质就决定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不能是断裂的阶段性的产物,而应是连续的、多层次的、贯穿终身的过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获取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该领域,使其价值得到不断的提升。
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使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既满足社会的价值需求,又满足自身的价值诉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多方支持和共同努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构成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的基础,没有人才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高校正是以传递科学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所以说,高校在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目前,我国对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大,从国内外已有的经验来看,整体规划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多渠道挖掘与培养网络安全人才都是有效的举措。为此,高校应该抓住机遇,因势而动,加强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主动承担其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价值体系的重任。
4.1 加强学科建设规划,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信息安全专业设立之初,由于对专业建设的认识不统一,而且信息安全的内容涵盖通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多个领域,高校都是各自在摸索中开展专业建设,摊子铺得大,研究方向多[5]。随着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正式增补为一级学科,又有中央网信办正式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各高校在空间安全学科建设方面也将渐渐步入正轨。应该强调,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对该学科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系统规划,加强在专业师资队伍、研究领域、特色培养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以适应网络空间安全快速及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需求。
在信息安全传统教育中,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需求,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从网络空间安全知识传授到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实现创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覆盖。具体来说:明确培养目标,实施精准教育。本科阶段培养实战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培养设计型人才,要求学生能进行网络空间安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够独立解决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博士生阶段培养战略型人才,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前沿性问题,能够胜任安全领域大中型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并在某技术方面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创新现有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 “科学-技术-生产”闭环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能够探索有关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新知识、研究其原理和方法的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家,培养能够研究开发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科学和工程原理的应用,设计创造有用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的网络安全工程师,同时也能够培养准专业级和非专业级的技术工和辅助工。
4.2 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多样化人才选拔机制
鼓励校企合作,使相关企业能深度参与高校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培养能够切实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高校可以依据网络空间安全的学科特色和其科研优势,紧贴信息安全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突出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价值性,自主培育和组建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网络空间安全创新联盟、创意集市等科技创新队伍,通过加强校企融合、社会中介参与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信息安全相关企业和网络空间安全科研院所可以建立以大型仪器、先进设备、实验室、信息情报、图书资料等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互用为基础的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主体参与的风险投资体系,分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风险。此外,校企联合还可以加强对网络空间安全工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按照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高技能工程人才,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新机制,最终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建立多样化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选拔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充足机会与空间。从国外的经验看,举办各种挑战赛是发现和选拔有潜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国内虽然也有类似的竞赛,但是赛制设计、赛事规模及影响力均有待提升。应该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不断完善竞赛过程及规则,提升竞赛质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赛。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高仿真演练平台,统筹国内的优质资源,在电子对抗、网络对抗、算法对抗、社工对抗等层面,加强对网络空间安全工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待年轻人的成长,要以兴趣引导为主。激发年轻人对网络安全、网络防御与对抗的兴趣是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必不可少的外部保障。
4.3 加强政治素养教育,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正向价值观
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是一把双刃剑,正如黑客也有白帽黑帽之分。只有三观端正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国家,所以较之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政治素养教育更为关键。特别是在当下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中,人才的思想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部分人才可能存在偏激、极端的思想观念,这种个性化差异亟需政治引领。加强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政治素养教育,培养其正向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我国高校网络安全专业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强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政治素养教育,首先要加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学习。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进行理论学习是提高政治素养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网络综合治理、网络强国战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国网络安全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是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必须要有敬畏法律的清醒意识,不仅在公开场合和有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私人场合和无人监督的时候仍保持头脑清醒,紧绷遵守法律这根弦,不碰法律红线、不触法律底线,时时处处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法治成为信仰。第三,要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法律不是万能的,在法律缺失的情况下,道德就成为我们内心的价值标准。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一方面按照道德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懂得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学会正确区分和评判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另一方面坚持按照正确的要求来规范自身的行动,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最后,要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加强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政治素养教育,正是促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EB/OL]. [2018-06-19].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056/201607/t20160707_271098.html.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罗洪铁. 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 周鸿祎. 关于完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提案[EB/OL]. [2018-06-19]. http://tech.ifeng.com/a/20180304/44895118_0.shtml.
[5] 李建华,邱卫东,孟魁,等.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考[J]. 信息安全研究,2015,1(2):149-154.
王珅
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教育。
shen.wang@zust.edu.cn
伍军
日本早稻田大学信息通信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junwuhn@sjtu.edu.cn
文章转自《信息安全研究》2018年第12期。
声明:本文来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