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2018年,约96%的新加坡企业遭遇过网络攻击,其中勒索软件是最常用的攻击模式,其次是恶意软件和云数据入侵。
28%的受访者表示勒索软件是最常用的攻击模式,25%的受访者表示恶意软件是最常遇到的攻击类型,而11%的受访者表示是云数据入侵,特别是Google Drive。
调查公司Opinion Matters调查了250名来自新加坡金融、医疗、政府和零售等行业的首席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官,92%的受访者指出攻击数量有所增加;约95%的受访者称网络攻击比以前更加复杂,其中14%的人强调网络钓鱼攻击是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另有12%的人认为程序缺陷是导致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
在制造业和工程业的公司中,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在过去12个月里遭遇过三到五次黑客入侵,23%的公司将第三方应用程序和勒索软件列为黑客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
3月,新加坡对技术风险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指导方针进行了修改,要求金融机构实施更多措施,增强其运营弹性。行业监管机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这些举措旨在让相关机构更好地应对正在迅速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声明:本文来自E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