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 杨红梅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级工程师 赵勇
近期,部分主要国家或组织发布了多个5G安全领域相关报告或提案,这些报告和提案或直接或委婉,却都将中国及中国公司作为竞争对手甚至是封锁对象。美国国防部(DOD)国防创新委员会(Defense Innovation Board)于2019年4月发布的《5G生态系统:国防部的风险与机遇》(The 5G Ecosystem:Risks & Opportunities For DOD)报告直指中国,认为如果中国在5G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将对美国政治经济地位带来严重威胁。报告建议拖慢中国5G产业发展速度,全力提升美国在5G供应链中的控制能力,确保其全球国防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将重点解读该报告主要观点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一、引言
美国政府尤为重视5G发展和5G安全相关问题,接连在5G方面发表重要讲话和报告。2018年10月,白宫在《美国将赢得5G全球竞赛》报告中提出,将借鉴4G成功经验,重塑美国5G领域优势。2019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罗斯福厅举行的关于美国5G部署活动中发表演讲,称“5G的竞争已经开始,美国必须赢得胜利”。
此外,美国还呼吁合作伙伴优先考虑安全问题,并共同调查针对5G架构的网络攻击。美国网络安全高级官员表示,华盛顿希望欧洲各国政府采用“基于风险导向的安全框架”,采取措施对所有5G供应商实施更严格的安全标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示:“美国欢迎合作伙伴和盟国的参与,讨论可以共同努力确保5G网络可靠和安全的方式”。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美国对于争夺5G领先地位的焦虑感和紧迫感日益强烈,决心加快推动5G发展,努力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除自己采取多种举措之外,还积极鼓动盟友关注5G安全问题并希望结成同盟维护其自身利益。
二、报告主要观点及解读
报告将5G视为确保美国未来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认为能否取得5G领先将对其全球政治经济地位有重要影响,因此,高度重视5G安全问题。美国将高频作为5G核心频段,由于高频频段面临覆盖范围小、投资压力大等难题,未来发展存在瓶颈,而释放6GHz以下频段预计需要十年,即使通过频谱共享,可能也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报告认为,美国在未来几年内很难在5G领域建立领先地位,而中国则可能会继续扩大领先优势,不但会给美国的国防系统带来安全风险,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威胁美国在5G领域的领导地位,进而对其经济及国家利益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该报告的核心诉求是希望阻碍中国5G产业发展,避免中国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全力提升美国在5G供应链中的控制能力,确保其在全球的国防系统安全性,维护其领导地位和经济社会利益。以下为该报告主要观点。
(一)中国在5G领域已占有先发优势,美国在短期内无法取得领先地位
报告认为,在移动通信代际变迁时,先行的国家将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同时,还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反之,落后国家将会错失新一代无线开发能力和市场潜力。从4G到5G的转变将极大地影响全球通信网络的未来,并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国防部运作的环境;频谱分配问题是5G竞争的核心,几乎影响5G发展的所有其他方面。
美国目前主要采用高频,与世界其他国家采用的主流频谱(中低频)不同,这将可能导致失去全球供应基地并且需要面对设备互操作性和基础设施安全问题。而中国5G网络主要基于中频,已在今年6月6日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企业尽管在全球5G市场发展中受阻,但是,华为和中兴仍在欧洲提供5G网络的服务,已签署了多项5G合同,并可能会继续增长。报告认为,美国在未来几年很难在5G领域建立领先地位,而中国则可能会继续扩大在5G领域的领先优势,这将会推动中国手机和电信设备供应商以及半导体和系统供应商的市场大幅增长。
(二)5G网络将革新现有的国防系统,美国实现5G领先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认为,5G网络将革新现有的国防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共享方面。5G网络可以有效支撑大容量数据在跨地域系统之间的快速、实时交换,弥补现有国防系统在数据共享效率方面的不足;第二,作战协作方面。5G网络的“万物互联”特性能够支撑更多作战单元,更经济、快速、弹性地连入战场网络,引发未来战场的深刻变革;第三,武器装备方面。5G网络能够整合现有零散化的国防系统,提升整体的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催生超音速武器或防御系统等新武器装备的产生,提高现有核C3等武器系统的能力;第四,日常任务处理方面。5G网络可以改善国防部门日常任务的处理速度,提升工作效率。
美国成功抓住了4G发展机遇,依托4G开发了新型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及服务,推动美国在全球无线和互联网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5G时代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对美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确保5G网络安全对美国国防部至关重要,应保障5G供应链及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安全可控
报告认为,未来美国国防部的网络和系统运营必然会依赖于5G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因此,确保5G网络安全对美国国防部至关重要。如果美国不能占据5G技术的主导优势,国防部将面临5G供应链及基础设施和服务带来的严重潜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与4G相比,5G网络将为海量终端提供服务,数据流量大幅度提升,使网络潜在的“攻击面”增加,恶意流量检测难度加大,这些安全问题的攻击门槛降低、防御难度更大。
第二,若美国在全球主流5G产业中失去主导地位,其境内外国防行动均会面临安全风险。一方面,国防系统在境内被迫基于非美国主导的5G设备进行运营,设备存在的后门、软件漏洞、设备操作维护不当等安全漏洞,使其安全风险不可控;另一方面,对海外网络来讲,如果中国成为5G基础设施的全球领导者,国防部依赖的海外网络会建立在中国供应链上,而中国的产品将会给美国国防系统带来安全漏洞和风险。
因此,报告强调,未来美国国防安全必须基于5G供应链及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安全可控,同时,美国及英国、加拿大等盟国都应共同抵制中国主导的5G产品。
(四)各国对中国5G产品的态度不尽相同,中国5G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具有竞争力
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在5G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世界其他地区仍在追赶5G部署进度。英国、德国和法国可以被视为“二线”5G开发商,而新加坡、俄罗斯和加拿大则构成“第三层”。鉴于第一梯队与其他国家之间的5G发展差距,世界其他地区可能会推动实施第一梯队任何国家领先的5G网络设计和基础设施。中国是目前的领导者,美国盟国在如何应对中国制定5G标准的行动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立场,考虑到中国5G产品颇具优势的性价比,德国、英国、意大利、印度等均表示不愿将华为的产品排除在5G产品之外。因为欧洲是华为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美国盟友的主要所在地,可以推断,欧洲将继续成为5G未来关注的焦点和市场争夺的战场。
(五)提升美国在5G供应链中的控制能力,确保其在全球的国防系统安全性
报告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调整频谱策略,恢复主导优势。国防部和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尽快将5G频谱战略从毫米波转向6GHz以下频段,尽早制定6GHz以下频段的共享计划,尤其是4GHz频段中的500MHz频率;将C波段卫星频率(3700-4200MHz)分配给5G使用。同时,重点考虑中国所用5G中频频谱。第二,保障5G供应链安全。采取政策、贸易、联盟等多种手段应对5G供应链的潜在风险,重点阻止中国的5G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第三,增加5G安全研发投入,保障5G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安全能力。采用“零信任网络模式”,通过网络内的各种安全检查授予信息访问权限、抗量子密钥交换机制、在网络中建立冗余层等技术,抵御网络攻击和渗透风险以及个人设备的信息泄露风险;保持大量数据不断流动,以抵御恶意流量分析和网络态势检测等。
三、启示及建议
可以看出,在5G安全方面,我国正处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美国联合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联盟组织,通过举办会议、发布报告、发表纲领性提案等方式,以安全为由给我国5G发展设置障碍,对我国5G网络设备国际市场化工作进行封锁围堵。
美国国防部发布该报告,体现出美国对5G发展现状及国际格局的深度焦虑,目的是竭力继续维护其“网络霸权”地位。不难推测,美国将不惜拖慢全球5G发展进程,继续想方设法破坏公平公正的5G国际市场秩序,给我国5G产业发展制造障碍。
基于以上分析,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之下,建议我国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住机遇,做好5G发展顶层设计,坚定不移地加快5G创新发展,巩固和扩大5G领先优势。加大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加强5G核心关键环节攻关,进一步推动5G增强技术研发及标准化;提高我国频率资源的统筹规划效率,推动频谱共享新技术和新模式研究;加快5G系统、芯片和终端等产业链成熟完善,打造完整产业生态,保障供应链安全,提升产业自给自足水平。
第二,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和开放力度,积极推动政府、组织和企业层面多层次的交流,深入开展全球合作,推动国内外产业界在技术标准、试验验证、融合应用等领域的沟通交流。
第三,推动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加强商贸和外交等政策支持,推动5G全球化发展。
第四,与各方共同努力,构建互信共治的5G网络安全秩序,为各国企业参与5G建设创造非歧视的竞争环境,体现公平公正,追求互利共赢。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19年第6期)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