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长期跟踪研究TMT领域的企业,纵观A股,2G业务体量相对较大,市值突破200亿的上市公司寥寥无几。可以说,2G(面向dangzhengjun等)业务为主的企业,很难做成大市值公司。个人粗浅思考,认为原因至少包括如下方面:

市场空间角度:2G的业务由于面向不同的政府部门,有较高的资质和客户关系壁垒,某种程度上甚至涉及到对某一条线的忠诚度。因此多数公司的业务会局限在一个政府部门,甚至一个部门下的某一两个司局,而相对单一的客户群,年度内的预算投入体量不会太大,使得企业面向的真实市场空间偏小。

竞争格局角度:现有行政体系下,多数部门的业务落地和考核压力,主要由各地市/区县的一线单位承担,中央部委集采的情况相对较少。在各地分采的模式下,客户关系有一定的区域性。一个体系内有资质/关系的公司尽管数量不太多,但相对不大的市场规模而言,也不算太少,因此较难出现一家企业市占率过半的情况。

商业模式角度:2G的业务基本都是项目型的,定制化要求多。因为各地区情况有差异,信息化和数据基础也不同,而不同地区政府客户也都各有关注点,且都想做出自己的区域特色,因此很难以标准化的方案面向全国推广。企业只能尽量做到模块化,在底层环节上尽可能提升标准化占比,降低应用层开发环节个性化的占比,以免陷入无穷尽的人海战术/不断调整修改/重复开发。

财务指标角度:下游政府客户话语权较重,回款不及时,甚至要求供应商先下场干活,再走招投标、签合同、验收流程,上游偏软部分由公司工程师完成、偏硬部分多数向大规模品牌制造企业采购,因此企业难以完全将下游账期向上游转嫁,导致财务报表上呈现出存货/应收账款不低、应付账款不高的状态,净营业周期长期在150天甚至200天以上,总体现金流情况较差。

业务延展角度:2G业务具备单项目金额大、客户群相对稳定、竞争不算激烈、利润率较高的特征。长期从事2G业务,易使得一家企业的基因、文化、竞争力等与之高度匹配直至依赖,而较难适应2B、2C领域的市场化、性价比需求。此外,部分2G领域的黑科技由于shemi程度较高、应用场景特殊,很难向2B、2C领域转化,若意识不强,向不合适对象销售,甚至会面临法律制裁,也限制了市场空间的打开。

估值提升角度:基于2G业务的以上诸多不利因素,较难呈现2B领域SAAS化后的客户累积效应,或者2C领域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业绩比较难持续稳健获得较高增长。年度内,呈现前低后高的季节性,年度间,呈现与政治换届较强相关的周期性。业务构成拆不了量价,前瞻高频公开指标难寻,公开招投标样本数据与公司收入体量偏差较大,中短期业绩可预测性较弱,中长期永续经营能力存疑,因此在估值提升上也有天花板。

案例简单推演:一家2G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市值若想在正常行情下突破200亿市值,假设给予35-45倍PE,则相应的需要5-6亿利润;按照行业头部公司常态15-20%左右的净利率,则需要对应30-40亿左右收入;若对应30-50%的市占率,则需要面向60-120亿的市场规模。对于目前政府市场单个部门项目预算常态在30-50亿规模的现状而言,意味着公司需要在2-3个政府部门都取得较高的市占率,这一情形的实现难度较大。以此类推,超过400亿市值则难度更大。

综合以上原因,笔者认为2G业务为主的企业,在常态估值体系下,很难出现大市值公司。相关企业若想实现突破,可以复盘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科大讯飞、视源股份等为数不多几家超过400亿市值上市公司的发展史,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其中因果如何,篇幅所限,不再赘述,有缘下回分解。

声明:本文来自计算机兄弟会666,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士冗科技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service@expshell.com。